目录
一、MySql锁机制(行锁)的特点
- 一、MySql锁机制(行锁)的特点
- 二、InnoDB引擎与MyISAM引擎最大不同点
- 三、事务(Transaction)及事务的ACID属性介绍
- 四、MySql并发事务处理带来的问题
- 五、事务隔离级别介绍
- 偏向InnoDB存储引擎,开销大,加锁慢;
- 会出现死锁;
- 锁定粒度最小,发生锁冲突的概率最低,并发度也最高。
- InnoDB引擎支持事务(TRANSACTION),MyISAM引擎不支持
- InnoDB引擎采用了行级锁,MyISAM引擎采用了表级锁
- 事务: 由一组SQL语句组成的逻辑处理单元,事务具有以下4个属性,通常简称为事务的ACID属性。
- 原子性(Atomicity): 事务是一个原子操作单元,其对数据的修改,要么全都执行,要么全都不执行。
- 一致性(Consistent): 在事务开始和完成时,数据都必须保持一致状态。这意味着所有相关的数据规则都必须应用于事务的修改,以保持数据的完整性;事务结束时,所有的内部数据结构(如B树索引或双向链表)也都必须是正确的。
- 隔离性(Isolation): 数据库系统提供一定的隔离机制,保证事务在不受外部并发操作影响的“独立”环境执行。这意味着事务处理过程中的中间状态对外部是不可见的,反之亦然。
- 持久性(Durable): 事务完成之后,它对于数据的修改是永久性的,即使出现系统故障也能够保持。
1、更新丢失(Lost Update)
- 当两个或多个事务选择同一行,然后基于最初选定的值更新该行时,由于每个事务都不知道其他事务的存在,就会发生丢失更新问题--最后的更新覆盖了由其他事务所做的更新。
- 例如,两个程序员修改同一java文件。每程序员独立地更改其副本,然后保存更改后的副本,这样就覆盖了原始文档。最后保存其更改副本的编辑人员覆盖前一个程序员所做的更改。
- 如果在一个程序员完成并提交事务之前,另一个程序员不能访问同一文件,则可避免此问题。
2、脏读(Dirty Reads)
- 一个事务正在对一条记录做修改,在这个事务完成并提交前,这条记录的数据就处于不一致状态;这时,另一个事务也来读取同一条记录,如果不加控制,第二个事务读取了这些“脏”数据,并据此做进一步的处理,就会产生未提交的数据依赖关系。这种现象被形象地叫做”脏读”。
- 一句话:事务A读取到了事务B已修改但尚未提交的的数据,还在这个数据基础上做了操作。此时,如果B事务回滚,A读取的数据无效,不符合一致性要求。
3、不可重复读(Non-Repeatable Reads)
- 在一个事务内,多次读同一个数据。在这个事务还没有结束时,另一个事务也访问该同一数据。那么,在第一个事务的两次读数据之间。由于第二个事务的修改,那么第一个事务读到的数据可能不一样,这样就发生了在一个事务内两次读到的数据是不一样的,因此称为不可重复读,即原始读取不可重复。
- 一句话:一个事务范围内两个相同的查询却返回了不同数据。
4、幻读(Phantom Reads)
- 一个事务按相同的查询条件重新读取以前检索过的数据,却发现其他事务插入了满足其查询条件的新数据,这种现象就称为“幻读”。
- 一句话:事务A 读取到了事务B提交的新增数据,不符合隔离性。
- 脏读”、“不可重复读”和“幻读”,其实都是数据库读一致性问题,必须由数据库提供一定的事务隔离机制来解决。
- 数据库的事务隔离越严格,并发副作用越小,但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因为事务隔离实质上就是使事务在一定程度上 “串行化”进行,这显然与“并发”是矛盾的。同时,不同的应用对读一致性和事务隔离程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比如许多应用对“不可重复读”和“幻读”并不敏感,可能更关心数据并发访问的能力。
- 常看当前数据库的事务隔离级别:show variables like ‘tx_isolation’;
- 上图说明mysql默认的隔离级别是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