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暂无认证

  • 1浏览

    0关注

    100336博文

    0收益

  • 0浏览

    0点赞

    0打赏

    0留言

私信
关注
热门博文

这届打工人因何离职?调查结果出人意料:薪酬不是第1位,企业文化重要10倍...

发布时间:2022-01-19 06:00:00 ,浏览量:1

来源丨量子位

编辑丨极市平台

极市导读

 

根据MIT斯隆管理学院的一份3400万离职员工的资料统计,薪酬却不是最重要的离职原因。那么,哪些因素对离职影响最大呢?

在看统计数据之前,我们先来一波小调查:

你上一次离职是什么原因呢?

是薪酬不够高?公司业务不理想?还是有令人迷惑的企业文化?

可能在大部分人的印象里,钱不到位是离职最重要的原因。但是根据MIT斯隆管理学院的一份3400万离职员工的资料统计,薪酬却不是最重要的。

甚至连前五名都没排进去。

话不多说,我们先看看到底是哪些因素对离职影响最大:

在下图中,我们把薪酬对离职的影响作为基本单位,将其他因素的影响计算为薪酬影响的倍数。

86bc1db15a6261958f06305e5cfe4fcd.png △图注:统计数据来自于2021年4月-9月美国离职员工

上图中列举了五个最大的离职原因,分别是有毒的企业文化、工作没有安全感、公司创新性太强、公司赏罚不分明、对新冠的应对比较差劲。

在所有离职原因中处于断层领先的位置的就是有毒的企业文化,它对离职的影响是薪酬影响的10.4倍。

无独有偶,在去年9月智联招聘发布的《职场人企业文化认知调研报告》中也反映了这个问题:近半数职场人会因为不认同企业文化考虑离职或放弃入职。

看来钱还真不是最重要的。

我们来看这个所谓的有毒的企业文化,它其实包含很多种情况,例如不公平不包容,员工不受尊重,公司有一些不道德的行为等。

那到底什么叫好的企业文化,什么是有毒的企业文化?以及在工作中,哪些元素影响了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评价?

为此,MIT斯隆管理学院还用NLP工具分析了140万条员工评论,总结出了10条对员工最重要的文化因素:

0d4bcf89697b05495862163d57aede7b.png

其中员工感到自己被尊重这条得分最高,在企业文化认同中也最为重要,在得分上是收入(Benefits)的三倍左右。

接下来次于有毒企业文化的离职原因,例如工作时的不安全感,赏罚不分明,对新冠应对不利,这些都可以理解的,符合我们的生活常识。

但是还有一条就有点难以理解了:创新性高居然也能成为离职原因,而且还是薪酬影响的3倍多。

调查中还列举了一些例子来证明,比如英伟达,特斯拉和SpaceX这些十分依赖创新的公司的离职率都很高。

这可能是因为公司一直处于创新的前沿,这样会给员工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员工就需要投入更长的时间,拿出更高的效率来工作,总之就是更卷。

如果这期间能够创造出新的成果,那当然也会有强烈的满足感,但是做创新型工作并不能保证持续输出新内容,并且难以平衡工作和生活。

怎么样?是不是出乎你的意料?没想到在离职这块还有这么多比薪酬更重要的因素。

不同行业的平均离职率

不仅是离职原因出人意料,不同的行业的离职率也参差不齐,我们来看统计图表:

(下图中纵轴代表平均离职率,横轴代表不同行业)

7dc8e32c9151d7d1efa3e8ac60923a9d.png

96b8082ce519cc56fa3685eff44614f9.png △图注:统计数据来自于2021年4月-9月美国离职员工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大部分行业的离职率维持在10%上下,而服装零售行业的员工离职率最高,达19%,是离职率最低的一些行业的三倍左右。

仅次于服装零售行业的就是管理咨询和互联网行业,离职率分别是16%和14%。

企业软件行业紧随其后,离职率在13%,其中工程和技术人员占比最高。

在不同行业的平均离职率统计上,前程无忧人力资源调研中心也发布过类似的文件《2022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在2021年员工的整体离职率为18.8%。

降低离职率该怎么做

那既然有这么多人离职,怎么办?MIT斯隆管理学院分析人员也给出了4个努力留住员工的办法。

这些方法分别是:提供横向工作变动机会、安排远程工作、公司赞助团建、安排更明确的日程表。

同样地,下图显示出了不同的措施相比于薪酬来说留住员工的能力。

997325e8ae79957add8a090095069f97.png

在这之中最能留住员工的措施是提供横向工作变动机会,比加薪还好用2.5倍。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并不是所有员工离职都是为了离开而离开,有的可能只是想改变一下工作节奏,或者尝试一下新鲜事物。

如果公司能够给员工提供横向工作变动机会时,这部分员工可能就会继续留下来。

而对于安排更明确的日程表这个措施,还有相关实验提供数据支持。

一项研究对了28家Gap服装店做了一个对照实验,他们提前两周给一部分员工发值班表,并且禁止经理修改。

而后,相比于对照商店的员工来说,有固定的值班表的员工睡眠质量提高了7%,对于有孩子的员工效果更好,其压力减少了15%。

不过说到底,这些措施也只能起到短期效果,如果要解决员工离职这个问题,还是要抓住最主要的原因,也就是根除有毒的企业文化。

这不仅包括从心理层面尊重员工,为员工提供鼓励和支持,也需要领导者关注到一些实际工作中的细节,例如做到言行一致,不说侮辱性词汇,行事道德等。

参考链接:

[1]https://sloanreview.mit.edu/article/toxic-culture-is-driving-the-great-resignation/ [2]https://www.chinanews.com.cn/cj/2021/09-27/9575172.shtml [3]https://m.tech.china.com/redian/2021/1217/122021_956382.html

本文仅做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文。

3D视觉精品课程推荐:

1.面向自动驾驶领域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

2.面向自动驾驶领域的3D点云目标检测全栈学习路线!(单模态+多模态/数据+代码) 3.彻底搞透视觉三维重建:原理剖析、代码讲解、及优化改进 4.国内首个面向工业级实战的点云处理课程 5.激光-视觉-IMU-GPS融合SLAM算法梳理和代码讲解 6.彻底搞懂视觉-惯性SLAM:基于VINS-Fusion正式开课啦 7.彻底搞懂基于LOAM框架的3D激光SLAM: 源码剖析到算法优化 8.彻底剖析室内、室外激光SLAM关键算法原理、代码和实战(cartographer+LOAM +LIO-SAM)

9.从零搭建一套结构光3D重建系统[理论+源码+实践]

10.单目深度估计方法:算法梳理与代码实现

11.自动驾驶中的深度学习模型部署实战

12.相机模型与标定(单目+双目+鱼眼)

13.重磅!四旋翼飞行器:算法与实战

14.ROS2从入门到精通:理论与实战

重磅!3DCVer-学术论文写作投稿 交流群已成立

扫码添加小助手微信,可申请加入3D视觉工坊-学术论文写作与投稿 微信交流群,旨在交流顶会、顶刊、SCI、EI等写作与投稿事宜。

同时也可申请加入我们的细分方向交流群,目前主要有3D视觉、CV&深度学习、SLAM、三维重建、点云后处理、自动驾驶、多传感器融合、CV入门、三维测量、VR/AR、3D人脸识别、医疗影像、缺陷检测、行人重识别、目标跟踪、视觉产品落地、视觉竞赛、车牌识别、硬件选型、学术交流、求职交流、ORB-SLAM系列源码交流、深度估计等微信群。

一定要备注:研究方向+学校/公司+昵称,例如:”3D视觉 + 上海交大 + 静静“。请按照格式备注,可快速被通过且邀请进群。原创投稿也请联系。

4f04c667856b5ec0f44fc7b8be0ab2a8.png

▲长按加微信群或投稿

9efad351ffc6aa2993d9239e4e6819f6.png

▲长按关注公众号

3D视觉从入门到精通知识星球:针对3D视觉领域的视频课程(三维重建系列、三维点云系列、结构光系列、手眼标定、相机标定、激光/视觉SLAM、自动驾驶等)、知识点汇总、入门进阶学习路线、最新paper分享、疑问解答五个方面进行深耕,更有各类大厂的算法工程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与此同时,星球将联合知名企业发布3D视觉相关算法开发岗位以及项目对接信息,打造成集技术与就业为一体的铁杆粉丝聚集区,近4000星球成员为创造更好的AI世界共同进步,知识星球入口:

学习3D视觉核心技术,扫描查看介绍,3天内无条件退款

6c337b7366a353c750b95a02f65e654a.png

 圈里有高质量教程资料、可答疑解惑、助你高效解决问题

觉得有用,麻烦给个赞和在看~  

关注
打赏
1655516835
查看更多评论
立即登录/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0.084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