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暂无认证

  • 2浏览

    0关注

    98639博文

    0收益

  • 0浏览

    0点赞

    0打赏

    0留言

私信
关注
热门博文

CVPR和ICLR双榜公布,最离谱审稿人竟然没读论文!

发布时间:2022-01-30 07:00:00 ,浏览量:2

点击上方“3D视觉工坊”,选择“星标”

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e99391e5f15640f18c64af75a47894c0.png

来源丨新智元

随着顶会论文越收越多,审稿人手又不够,所以分配到的审稿人也是良莠不齐。最近CVPR 2022论文陆续放榜,不过审稿意见的质量似乎和中稿结果有非常强的相关性。

1月25日,CVPR 2022的审稿结果已经开始陆续放出。

截至北京时间1月25日早上5点,共有6427位审稿人给出了25801个评审意见,包括2104位紧急审稿人的3066个紧急评审意见。

cd69df3c870c7141681e197f1e896cda.png

官方表示,rebuttal已经可以在CMT上提交,截止日期为北京时间2月1日下午3:59。

而ICLR这边则已经放出最终的结果,其中,有54篇论文中了Oral,176篇Spotlight,865篇Poster。

「吐槽大会」又来了!

作为知乎上的一项全面运动,机器学习顶会评审一出,必然会引发热烈的讨论。

7c3a02c32e765430b19f6bb7e473c790.png

对此,网友@Lunarnai表示可以简单概括为5种类型:

73f897a9033c9ee323de8fe22e503c11.png

不过,这其实还不够全面,回复里还有各种来「吸欧气」的。(手动狗头)

说到审稿,这届顶会从AAAI 2022开始就可谓是一言难尽。

第一个审稿人说论文中实验不全,缺少标准baseline,但实际上这是个外行审稿人,并不了解该领域的具体研究方法。并且论文中已经提交了开源代码,审稿人却仍然要求上传代码和数据。

第二个审稿人更离谱,一路good和excellent下来,最后还是给拒绝掉了。写的很好,下次不要再写了?

拒绝的理由也很奇葩,实验很充足,结果也很好,但是实验结果的解释不够。审稿人提出的唯一问题竟然是问论文中提到的模型结构是什么。

caa3ec7a7cdd1238d846e64801bfe997.png

经历分享出去也是引起广泛的共鸣,「熟悉的盲人审稿」,「不该投AAAI」等等。

虽然被拒稿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但审稿人的意见毫无价值,根本没有帮助作者改进论文质量。

而CVPR 2022差不多可以理解为经典的「活动复刻」。

网友表示,有些审稿人在写意见之前都不读论文的吗?

不仅评审意见讲不通,写的英文还有好几处错误,最后非常自信地打了个5。

另一位审稿人也表示,自己收到的意见只有一个是心服口服的,其他的也是难以言喻:

  • 明明放了匿名代码链接说没代码的

  • 说没比较的关键实验就是我用的baseline

  • 有一个审稿人问的问题全在补充文件而且多次在正文里强调了

  • 说加的一个新的backbone实验和之前的一个方法对比不公平,事实上之所以加这个backbone就是因为他提到的方法加了这个backbone,看来平时看文献也不仔细

  • 有部分审稿意见,就是审稿人懒得审稿,写一句话所有文章都能用

是不是感觉这段很眼熟?

国外的网友也深表同感:「这届审稿人是我遇到过最差的。显然,他们对评审的主题一无所知,而且还在评论中出现了非常尴尬的混淆。」

d5344bd15a0d5752bbd3fb93b1e40dc1.png

不过,分低至少还能用rebuttal救一救,就怕这位评审大人大手一挥strong reject,但又没告诉你为啥。

网友@磊哥玩枪吐槽说,我这个评审,评论就一句话,然后给了个5,你告诉我怎么rebuttal?

e9e01916a31a3ff255fd3b0ce75e432e.png

但到底还是有心态好的。

一位网友表示:「3444,赢! 但又没完全赢,但是赢了。其他人认为我没赢,但也没输。但是我觉得我赢了,不过也没有完全赢。」

ICLR,尘埃落定

另一边ICLR 2022的录用结果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本届ICLR 2022会议共收到了3325篇有效投稿,投稿的平均分为4.93(+- 1.15) ,作为对比,ICLR 2021 rebuttal后的平均分为5.37( +- 0.96)。

数据显示,31篇投稿的平均分为8分,39篇投稿得到最高分10分,没有1篇投稿得到两个以上的10分。

eb8844801f5b4115526ab6e81f54dc95.png

对于中稿的人来说,论文的价值得到了同行的认可,绝对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EECS博士生Dhruv Shah的论文被接收后表示,「ICLR的rebuttal过程依然是最有成效和高效的审阅周期,并且作为论文作者和审稿人共同提升投稿论文质量非常令人满意」。

4112f6aa6f89515cc00350ff15ed124a.png

MIT CSAIL的博士后研究员和ETH博士Octavian Ganea、DeepMind的研究科学家Petar Velickovic各自都有两篇论文被ICLR 2022接收,主题涉及蛋白质对接、材料和图表示学习的进展。

他们都表示,「ICLR不愧是我最喜欢的会议,继续看好ICLR」!

cd8f75adb331f02ea6619b91a189581d.png

847cca8be0920a6707cf5b7cfa038d1b.png

但对于没中稿的人来说,也不要灰心,当下审稿机制也要背一部分锅。

网友@Domates93表示,「我们的论文被拒,给出的理由没有讨论一篇相关论文,但我们确实讨论了。可笑的是,这篇相关论文是我们论文的主要baseline。」

有人建议写信给PC,但曾有过相同经历的「不幸者」认为这样做没用,PC只会对审稿人的决定表示遗憾。

277f1a5aa40901a54c2780008d2586f9.png

网友@pastimenang的被拒理由是「过于高估了 ICLR 参与者对偏微分方程(PDE)解的数值方法的理解」。

9c5e21f407e51ef3f6b9f55c9c2df161.png

最离谱的是网友@Stochastic_Machine,他表示,「审稿人甚至没有读我的论文。他的评审意见是基于我提交至另一会议的旧版本论文,给出了非常低的分。」

5713ea9a2d5ca2ac531d7a873da984f6.png

CVPR,从交稿就开始「渡劫」

2021年11月16号,CVPR官方推特提醒:「CVPR 2022论文提交截止日期为2021年11月16日,就是今天(太平洋时间晚上11:59,北京时间11月17号下午15:59)」。

祝大家好运!

6af4162bbf2ece9df386b9627fb43615.png

然而没想到的是,CVPR官方论文的提交网站的运气可不怎么好。

在即将截止前的1个小时,突然404了。

11月17号下午六点,CVPR官方消息终于放出。

「由于CMT的问题,CVPR 2022论文提交截止日期已延长至2021年11月18日太平洋标准时间上午11:59(原始消息称太平洋夏令时,实际上应为太平洋标准时间)。这一消息也将通过CMT与作者交流」。

84c86ce6f677de26e0f48f9e458a823e.png

11月18号凌晨,CVPR官方确认论文已经可以开始提交:「由于MicrosoftCMT网站在CVPR 2022截止日期前的最后一个小时关闭,我们的项目主席决定将论文提交截止日期延长至太平洋标准时间2021年11月18日上午11:59(北京时间11月19号凌晨3:59)。CMT提交网站正在备份和接受提交」。

664f5c3585d0d31f187979b2fb594b76.png

接着,CVPR公布了MicrosoftCMT崩溃背后的原因:「CMT通知我们,截止日期前几个小时CVPR 2022的论文提交速率过大,服务器分配不足导致了最终的网站崩溃」。

至此,这场宕机风波总算结束了,赶deadline的同学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不过,CVPR就怕你放松,还来个友情提示:明天就不要在最后一刻才提交论文了,早点提交不就啥事都没有了!

d523be76c5e70085074fda69c13fd4f0.png

正如你可能亲身经历的那样,在原定的CVPR 2022提交截止前的一小时,CMT提交系统无法承受负荷宕机了。正因为如此,我们决定将提交截止日期延长36小时,至太平洋时间2021年11月18日星期四上午11:59。

所有提交给CVPR 2022的论文必须在该时间之前上传至CMT。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程序主席的论文不会被考虑。请不要通过电子邮件向我们发送您的论文。

7c6f49bd880ee229874525e719f358bf.png

参考资料: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2566228

https://www.reddit.com/r/MachineLearning/comments/sbznkq/d_cvpr_reviews_are_out/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2610921

https://www.jiqizhixin.com/articles/2022-01-21-4

本文仅做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文。

3D视觉精品课程推荐:

1.面向自动驾驶领域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

2.面向自动驾驶领域的3D点云目标检测全栈学习路线!(单模态+多模态/数据+代码) 3.彻底搞透视觉三维重建:原理剖析、代码讲解、及优化改进 4.国内首个面向工业级实战的点云处理课程 5.激光-视觉-IMU-GPS融合SLAM算法梳理和代码讲解 6.彻底搞懂视觉-惯性SLAM:基于VINS-Fusion正式开课啦 7.彻底搞懂基于LOAM框架的3D激光SLAM: 源码剖析到算法优化 8.彻底剖析室内、室外激光SLAM关键算法原理、代码和实战(cartographer+LOAM +LIO-SAM)

9.从零搭建一套结构光3D重建系统[理论+源码+实践]

10.单目深度估计方法:算法梳理与代码实现

11.自动驾驶中的深度学习模型部署实战

12.相机模型与标定(单目+双目+鱼眼)

13.重磅!四旋翼飞行器:算法与实战

14.ROS2从入门到精通:理论与实战

重磅!3DCVer-学术论文写作投稿 交流群已成立

扫码添加小助手微信,可申请加入3D视觉工坊-学术论文写作与投稿 微信交流群,旨在交流顶会、顶刊、SCI、EI等写作与投稿事宜。

同时也可申请加入我们的细分方向交流群,目前主要有3D视觉、CV&深度学习、SLAM、三维重建、点云后处理、自动驾驶、多传感器融合、CV入门、三维测量、VR/AR、3D人脸识别、医疗影像、缺陷检测、行人重识别、目标跟踪、视觉产品落地、视觉竞赛、车牌识别、硬件选型、学术交流、求职交流、ORB-SLAM系列源码交流、深度估计等微信群。

一定要备注:研究方向+学校/公司+昵称,例如:”3D视觉 + 上海交大 + 静静“。请按照格式备注,可快速被通过且邀请进群。原创投稿也请联系。

dd034037b1462fdac0ddf75daf640dde.png

▲长按加微信群或投稿

6c01bbbd1052a0a5bd60d8a486451d46.png

▲长按关注公众号

3D视觉从入门到精通知识星球:针对3D视觉领域的视频课程(三维重建系列、三维点云系列、结构光系列、手眼标定、相机标定、激光/视觉SLAM、自动驾驶等)、知识点汇总、入门进阶学习路线、最新paper分享、疑问解答五个方面进行深耕,更有各类大厂的算法工程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与此同时,星球将联合知名企业发布3D视觉相关算法开发岗位以及项目对接信息,打造成集技术与就业为一体的铁杆粉丝聚集区,近4000星球成员为创造更好的AI世界共同进步,知识星球入口:

学习3D视觉核心技术,扫描查看介绍,3天内无条件退款

0c154ecaa94d440f2c18f84a1b1abd23.png

 圈里有高质量教程资料、可答疑解惑、助你高效解决问题

觉得有用,麻烦给个赞和在看~  

关注
打赏
1655516835
查看更多评论
立即登录/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0.287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