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种arp欺骗:一种是对路由器arp高速缓存的欺骗;另一种是对内网电脑arp高速缓存的欺骗。
在每台主机都有一个ARP缓存表,缓存表中记录了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而局域网数据传输依靠的是MAC地址。
假设主机 A 192.168.1.2, B 192.168.1.3, C 192.168.1.4; 网关 G 192.168.1.1; 在同一局域网,主机A和B通过网关G相互通信,就好比A和B两个人写信,由邮递员G送信,C永远都不会知道A和B之间说了些什么话。但是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安全,在ARP缓存表机制存在一个缺陷,就是当请求主机收到ARP应答包后,不会去验证自己是否向对方主机发送过ARP请求包,就直接把这个返回包中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保存进ARP缓存表中,如果原有相同IP对应关系,原有的则会被替换。
这样C就有了偷听A和B的谈话的可能,继续思考上面的例子:
C假扮邮递员,首先要告诉A说:“我就是邮递员” (C主机向A发送构造好的返回包,源IP为G 192.168.1.1,源MAC为C自己的MAC地址),愚蠢的A很轻易的相信了,直接把“C是邮递员”这个信息记在了脑子里;
C再假扮A,告诉邮递员:“我就是A” (C向网关G发送构造好的返回包,源IP为A 192.168.1.2,源MAC地址为自己的MAC地址),智商捉急的邮递员想都没想就相信了,以后就把B的来信送给了C,C当然就可以知道A和B之间聊了些什么
上面ABCG的故事就是ARP双向欺骗的原理了
ARP单向欺骗就更好理解了,C只向A发送一个返回包,告诉A:G 192.168.1.1 的MAC地址为 5c-63-bf-79-1d-fa(一个错误的mac地址),A把这个信息记录在了缓存表中,而G的缓存表不变,也就是说,A把数据包给了C,而G的包还是给A,这样就是ARP单向欺骗了。
二.arp欺骗流程详解数据包在局域网上是怎么传输的吗?是靠什么来传输的吗?也许你会说是靠IP地址,那么你只正确了一半。其实真正在传输过程中是靠计算机的网卡地址即MAC来传输。
现在我们就用实例来模拟一下传输的全过程。现在有一台计算机A(IP:192.168.85.1 MAC:AA-AA-AA-AA-AA-AA),另一台计算机B(IP:192.168.85.100MAC:BB-BB-BB-BB-BB-BB)现在用A去 ping B。看见 Reply from 192.168.85.100:bytes=32 time
最近更新
- 深拷贝和浅拷贝的区别(重点)
- 【Vue】走进Vue框架世界
- 【云服务器】项目部署—搭建网站—vue电商后台管理系统
- 【React介绍】 一文带你深入React
- 【React】React组件实例的三大属性之state,props,refs(你学废了吗)
- 【脚手架VueCLI】从零开始,创建一个VUE项目
- 【React】深入理解React组件生命周期----图文详解(含代码)
- 【React】DOM的Diffing算法是什么?以及DOM中key的作用----经典面试题
- 【React】1_使用React脚手架创建项目步骤--------详解(含项目结构说明)
- 【React】2_如何使用react脚手架写一个简单的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