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startActivity携带的数据会经过Binder内核再传递到目标Activity中去,因为binder映射内存的限制,所以startActivity也就会这个限制了。
简单分析
简单来说,系统进程中的AMS集中负责管理所有进程中的Activity。app进程与系统进程需要进行双向通信。
比如打开一个新的Activity,则需要调用系统进程AMS中的方法进行实现,AMS等实现完毕需要回调app进程中的相关方法进行具体activity生命周期的回调。
所以我们在intent中携带的数据也要从APP进程传输到AMS进程,再由AMS进程传输到目标Activity所在进程。有同学可能由疑问了,目标Acitivity所在进程不就是APP进程吗?
其实不是的,我们可以在Manifest.xml中设置android:process属性来为Activity, Service等指定单独的进程,所以Activity的startActivity方法是原生支持跨进程通信的。
接下来简单分析下binder机制
普通的由Zygote孵化而来的用户进程,所映射的Binder内存大小是不到1M的,准确说是 110241024) - (4096 *2) :这个限制定义在frameworks/native/libs/binder/processState.cpp类中,如果传输说句超过这个大小,系统就会报错,因为Binder本身就是为了进程间频繁而灵活的通信所设计的,并不是为了拷贝大数据而使用的:
#defineBINDER_VM_SIZE ((1*1024*1024) - (4096 *2))
其实在TransactionTooLargeException中也提到了这个:
只不过不是正好1MB,而是比1MB略小的值。
替代方案
一、写入临时文件或者数据库,通过FileProvider将该文件或者数据库通过Uri发送至目标。一般适用于不同进程,比如分离进程的UI和后台服务,或不同的App之间。之所以采用FileProvider是因为7.0以后,对分享本App文件存在着严格的权限检查。
二、通过设置静态类中的静态变量进行数据交换。一般适用于同一进程内,这样本质上数据在内存中只存在一份,通过静态类进行传递。需要注意的是进行数据校对,以防多线程Data Racer出现导致的数据显示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