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暂无认证

  • 2浏览

    0关注

    95907博文

    0收益

  • 0浏览

    0点赞

    0打赏

    0留言

私信
关注
热门博文

这两所985大学,共享同一位校长!校方:属实

发布时间:2022-06-22 10:10:52 ,浏览量:2

本文募格学术整理。参考资料:北京大学新闻网、各高校官网、百度百科、澎湃新闻。

两所高校「共享校长」是种怎样的体验?

近日,有网友发现华南理工大学与中山大学共享一位校长——高松院士已经快7个月了,貌似有可能还要共享下去。

beead5ccfb2361180d2f9070f19a4a95.png

674792b6bd0a467cac6aea7c33ee8cda.png

据悉,高松院士于2021年11月从华南理工大学调任中山大学后,也一直担任着华南理工大学校长,于是去年毕业的华南理工大学学生和今年毕业的中山大学学生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上签署人都是高松。

e00e5b3570ad46c256a5ff8603981ef7.png

高松

该信息也得到了媒体的证实,澎湃新闻从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和学校办公室证实: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松目前仍担任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校方暂未收到教育部关于其校长一职的任免通知。这意味着,高松院士自2021年11月担任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以来,同时仍继续担任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网友:高松43岁当选院士

这波属于能者多劳

能同时担任两所985高校的校长,不少网友表示太厉害了,还有人表示:那岂不是可以拿两份工资?693e3e619b92bb8b32ba06119a4dc0b0.png

d5d2d65e7d75983f3f5287b6efc4d08b.png

不过搜了下高松院士的履历,能同时担任校长,属实是「能者多劳」了。

67203eac2329c9352877a9798198a4f9.png

高松1964年2月出生在安徽一个偏远县城泗县,从小就热爱学习,品学兼优,他的父亲是当地的中学老师,母亲是小学老师。

初中三年级时,高松开始接触化学,并从此迷上了这门有趣的科学,他喜欢化学,盼望着上化学课、做化学实验。这门学科也最终成为高松的人生志向。

1981年高中毕业时,高松的高考第一志愿全部填写的是化学学科专业,并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

1985年,成绩优异的高松被推荐免试攻读北京大学化学系研究生,并从此师从著名化学家徐光宪院士。事实上,早在本科阶段,高松已经在徐光宪领导的实验室做论文,硕士期间,在徐光宪、李标国等老师的指导下,他参与北大稀土化学研究中心稀土串级分离理论的优化设计和工业实践。1991年,高松获得化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大量的实验工作在旁人看起来是繁琐、枯燥甚至有些无聊的事情,但是对化学那种天生的热爱与执着则令高松视之为快乐。他常说:“苦只是一个方面,实际上有很多乐趣,特别是观察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现象、得到一个新的结果,都会让人感到兴奋和激动。”

2007年,43岁的高松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2年开始在北京大学履行行政职务,先后担任党委常委、教务长、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

2018年10月,高松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2021年11月,任中山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

高松主要从事配位化学与分子磁性研究,将分子设计合成、实验表征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系统研究了分子固体中磁性离子的相互作用、磁弛豫、磁有序等与结构的关系。在发展新的磁现象、发展新类型的分子和单链磁体等方面合成了具有独特拓扑结构的氰根桥连二维配合物,依赖外磁场具有磁弛豫现象。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短桥配体构建的分子磁体,高含水有机晶体中的分子簇和网络可以为理解宏观水的结构提供线索  。

高松率先报道世界第一例同自旋的单链分子磁体,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Glauber教授提出的一维Ising链动力学理论模型以分子实物的形式第一次展现世人面前,为高密度磁存储和量子计算机等技术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

高松还一直坚持给本科生讲授《普通无机化学》(生物类本科),对于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特别是如何通过问题的设置来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阅读最新或经典文献。在讲授研究生课程《群论与化学》时,他考虑到数学推导多、理解难度大,为了便于学生理解,他放弃简单方便可以重复使用的PPT形式,而是一直坚持使用板书对学生进行推引,并充分进行互动,尽量使学生在真正意义上理解群论在化学中的应用。他还主编了本科生《普通化学》教材、组织和参与本科生《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实践。

高校共享校长

这两所211也是

一个人担任过几所大学的校长是很常见的事情,但是同时担任两所大学的校长却是很罕见的,但是这种罕见在今年似乎变得比较常见。

019cf2ad3c5964ee18c3d1a1cbce94f9.png

7d33b9bc98d307ae4ded9b49796c597b.png

380ca0e46730a40523b9208860a040a7.png

小募注意到,与高松类似的还有杨宗凯教授。去年12月杨宗凯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调任武汉理工大学后,也一直担任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因此今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学生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上签署人都是杨宗凯。

杨宗凯简介

754524c19d1134eac394981dd80969fa.png

杨宗凯,男,1963年出生,河南邓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1985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无线电系,1988年获硕士研究生学历和学位;

1991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获博士研究生学历和学位;

1991年-1993年在华中理工大学电子与通信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4年-1995年在韩国高丽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3年09月至2004年0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工作,任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教授、副系主任。

2004年02月起,任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主管科研与研究生工作。

2011年08月,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

2017年04月,任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2017年11月,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2021年12月,任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你怎么看共享校长这件事?

本文仅做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文。

3D视觉工坊精品课程官网:3dcver.com

1.面向自动驾驶领域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

2.面向自动驾驶领域的3D点云目标检测全栈学习路线!(单模态+多模态/数据+代码) 3.彻底搞透视觉三维重建:原理剖析、代码讲解、及优化改进 4.国内首个面向工业级实战的点云处理课程 5.激光-视觉-IMU-GPS融合SLAM算法梳理和代码讲解 6.彻底搞懂视觉-惯性SLAM:基于VINS-Fusion正式开课啦 7.彻底搞懂基于LOAM框架的3D激光SLAM: 源码剖析到算法优化 8.彻底剖析室内、室外激光SLAM关键算法原理、代码和实战(cartographer+LOAM +LIO-SAM)

9.从零搭建一套结构光3D重建系统[理论+源码+实践]

10.单目深度估计方法:算法梳理与代码实现

11.自动驾驶中的深度学习模型部署实战

12.相机模型与标定(单目+双目+鱼眼)

13.重磅!四旋翼飞行器:算法与实战

14.ROS2从入门到精通:理论与实战

15.国内首个3D缺陷检测教程:理论、源码与实战

重磅!3DCVer-学术论文写作投稿 交流群已成立

扫码添加小助手微信,可申请加入3D视觉工坊-学术论文写作与投稿 微信交流群,旨在交流顶会、顶刊、SCI、EI等写作与投稿事宜。

同时也可申请加入我们的细分方向交流群,目前主要有3D视觉、CV&深度学习、SLAM、三维重建、点云后处理、自动驾驶、多传感器融合、CV入门、三维测量、VR/AR、3D人脸识别、医疗影像、缺陷检测、行人重识别、目标跟踪、视觉产品落地、视觉竞赛、车牌识别、硬件选型、学术交流、求职交流、ORB-SLAM系列源码交流、深度估计等微信群。

一定要备注:研究方向+学校/公司+昵称,例如:”3D视觉 + 上海交大 + 静静“。请按照格式备注,可快速被通过且邀请进群。原创投稿也请联系。

51b08bfc98ded320a7f22e7709edacfc.png

▲长按加微信群或投稿

0e406088fb4bb2c81d942295235fb917.png

▲长按关注公众号

3D视觉从入门到精通知识星球:针对3D视觉领域的视频课程(三维重建系列、三维点云系列、结构光系列、手眼标定、相机标定、激光/视觉SLAM、自动驾驶等)、知识点汇总、入门进阶学习路线、最新paper分享、疑问解答五个方面进行深耕,更有各类大厂的算法工程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与此同时,星球将联合知名企业发布3D视觉相关算法开发岗位以及项目对接信息,打造成集技术与就业为一体的铁杆粉丝聚集区,近4000星球成员为创造更好的AI世界共同进步,知识星球入口:

学习3D视觉核心技术,扫描查看介绍,3天内无条件退款

dce535dc4604c2d3e6b0541fb16d4a7c.png

 圈里有高质量教程资料、答疑解惑、助你高效解决问题

觉得有用,麻烦给个赞和在看~ 

关注
打赏
1655516835
查看更多评论
立即登录/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0.372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