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明天就要放假了,节前最后一篇推送。就是自由的聊聊,欢迎探讨。
不知道,是否听到过,这样一句口头禅“我也可以,只是我没那么做”,这种多出现在别人的突然受到表彰或是成功时,他们认为不是别人背后的努力和眼光,而认为是运气或巧合,表示不屑。中国是一个勤奋的民族。人人都很勤奋。起早贪黑,所以,你无论多勤奋,总有人比你更勤奋。直到很到人勤奋到死时,都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死了。在我曾培训的时间管理课程中,主人公,最后就是忙碌到死,去了上帝那里,他想不明白,自己工作勤勤恳恳,为何是这样的结果,觉得上天,不应该是钟爱那些勤奋的人么?
过于突出勤奋的重要性,反而不是什么好事,这种思维的存在,就如一个慢性病一样,觉得,只要我勤奋,只能成功,哪怕暂时苦点累点。身边不乏很多人从年头忙年尾,总是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钱一定是挣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同样一个问题,哪怕最后的实现功能一样,思考的扩展性不同,以后的发展也会受限,所以会有很多人说,在公司呆得没有意义了,没有大牛带我,发展到瓶颈了,的确会有这样的象,但可能问问自己的内心:是否真的发展到瓶颈了,我还能不能做点什么?我可以让现在不好的东西,让它逐渐变得好起来。如,这个项目是外包写的,简直是xxx,改一行代码,报7-8个bug。所有的问题,都是你的机会。为何不想想,把它好好履下,不合理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问题,我可不可以把它设计的更合理一些,暂且不说架构那么高级,把主要的模块之间的耦合关系搞清楚。能改一行代码,报7-8个bug,基本是耦合度很高。且不利于扩展。如果能把这些东西,自己花时间去搞搞。相信对你绝对是个机会。尤其对于年轻人,工作舒服是个很危险的信号。
因为你在最好的年纪,最一无所有没牵挂的年纪,过早降低了你成长的速度。而且更可怕的是,一旦速度降下来后,你会以为这就是职场该有的速度,然后会习惯这个速度,以后也提不了了,然后你会越来越没有竞争力,越来越没自信,然后越不敢突破和尝试,恶性循环,这一生也就这样子废掉了。
那些科技的创新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从来是那些"懒人"推动的。但是这些“懒人”,总是会用另一个思考维度,同样的东西,天天做,能不能做成自动化的。经历过重构的,估计能理解到,当项目臃肿庞大时,须要来减轻辎重,把很多重复性的提炼出,设计足够合理的接口,让它跑得更快,更流畅。虽然每次重构,就像剥皮一样,但是这种涅槃式的,会让我们一劳永逸。我们得承认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那毕竟这部分,才是你的上升空间想提升这部分空间,就得向这块做得好的人学习。他们是如何思考的,他们做了什么?自己没有跨越过去的那一步是什么?然后把它记下来,而不是看到结果后,说一句,我也可以,只是我没那么做。我们所有跨不过去的障碍,总会有另一种合理的方式来解决它,否则,这条路就是死的没必要纠结这个障碍。最早进公司时,我对领导的代码质量很是膜拜,于是模仿他,但是因为年限的关系,很难理解,那种随手拈来养成的习惯。后来,领说,他是模仿Google的写法,因为以前在MTK维护多媒体的rom,google每发一个新的版本,他们就需要改google代码中的bug。多看看源码中是如何写的,对你养成随手拈来的习惯非常有帮助。思维方式的变化,是下向下一阶梯的重要铺垫,否则一直在迷宫里转悠。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一个现象,有些人刚拿到需求,就噼里啪拉的写代码。天天加班,然后做完之后,又去后产品撕逼,完全不是产品想的那样。有些需求,如果有大坑,或是不合理,是可以用折中的方法沟通的。信息传输是有失真的,一定要核对,是不是想象的那样,避免很多工作量的浪费。这不光是工作中,生活中,也是,和其他人沟通,不要最后错了,就说句,我以为是xxx,我以为你是如何如何想的?这一点,我觉得去餐馆点菜时,那些点菜员做得很好,最后都会核对下: 先生,你刚刚点了哪些,哪些,并让客人看下。这其实花不了太多时间,但是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最后,快过年了,拜个早年,新年快乐!春节,尽兴的玩。抛开那些俗尘杂事。和兄弟姐妹们聚聚,和耍的好的聚聚,和同学聚聚。听听别人一年中的故事,听听他们内心的声音。脸皮厚点,主动联系也没事。还是那句话,你和别人主动,别人就和你有故事。打打牌娱乐下,听听别人吹吹牛,也挺好的。或者和老同学一起去网吧开黑,也是非常不错的事。节后再见!对了,春节期间,我也会给大家发红包,感激这半年以来,大家的支持!祝大家鸿运当头。
第一时间获得博客更新提醒,以及更多android,源码分析,最新开源项目推荐,更多有价值的思考,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下方二维码或者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